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守 护 生 命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13-11-30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急诊科是个特殊的岗位,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却是各种疾病混杂、突发事件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吵闹,有感谢;有眼泪,有欢笑;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历经多次重大抢救,让急诊的医护人员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挥洒着汗水,在守护生命的绿色通道上无怨无悔的付出。

    这是一个看似平静的中午班,一辆疾驰的警车刹那间停在了急诊科门口,我和分诊台的刘中华老师马上赶出去接诊病人,只见交警从车上抱下一名不足周岁的女婴,头部用毛巾覆盖着伤口,白嫩的脸颊沾满了鲜血,闭着眼睛嗷嗷大哭。我们迅速将孩子转运至抢救室,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孩子口腔的舌面上竟有一长约2cm的伤口,几乎占据了孩子整个舌面的宽度,怪不得孩子哭的厉害,合不拢嘴。孩子的父母亲陆续被送到抢救室,母亲右腿骨折,需要手术;父亲颅脑外伤,需要进一步检查。我们都像绷紧的弦一样忙碌起来,可幼小的孩子哭闹不止,怎么接受检查治疗呀。这时刘中华老师熟练的将手绕过孩子脖颈小心地将她抱起,躺在刘老师温暖的怀抱中,随着轻轻的摇晃,孩子居然睁开了眼睛,渐渐地停止了哭声。刘老师不顾血迹的沾染,不管放射线的危害,毅然抱着孩子清创,进行彩超、CT检查。整个中午刘老师都在照看这个父母无力顾及的婴儿,处理血迹,更换纸尿裤,清理大小便,直到孩子被安全的送进手术室,才累得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我不知道怎样用语言形容这位年近六十、快要退休的老太太,也许正是这份爱心和责任心成就了这样一位执着于护理事业一辈子的优秀护理人。

    也是一个中午班,有机磷中毒的病人被接二连三的送进急诊室,他们因为不同的缘由选择用同样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洗胃、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抢救室里忙而不乱。这时已过了下班时间,本应下班的郭蕊护士长和郑天真护士主动留下,继续协助中午班救治病人。这边的抢救还没结束,就听见急诊走廊里有家属哭喊着:快点,快点,救人!只见五官科医生赵士峰肩上扛着一个孩子,边跑边拍背,孩子黄色的大便稀稀拉拉的挂满了赵医生的白色隔离衣,腥臭难闻。“孩子9个月,家长喂食火腿肠时窒息,在取异物的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赵医生一边简要的描述着病情,一边紧急通知了耳鼻喉和儿科的医生,我迅速将孩子接过来平卧,孩子已经呼吸费力,于是我立即接通氧气。郑天真麻利地拿起气管插管,用喉镜开通气道,准确迅速地置入管道,郭蕊护士长凭借二十多年的急诊工作经验一针见血地建立了静脉通路。此时儿科副主任王化珍、耳鼻喉医生石忠刚相继赶到了抢救室,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紧张的进行着。听诊、吸引、拍背、再吸引,不一会儿,一块块小小的火腿肠从管子里取出来。“血氧饱和度75%,地塞米松3mg静推,吸引,拍背,再吸引”我们弯着腰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动作。渐渐的血氧饱和度上升至了80%,86%,95%,孩子的意识逐渐清醒了,肢体不停地扭动着,小嘴无力地舔舐着嘴里的管子。当气道通畅、拔除气管插管后,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此时我们觉得那哭声竟然是那么动听,那么令人欣慰。我抬头看了看时间,已经是13:20了,郭护士长和郑天真既没有下班也没有吃午饭,两人仍沉浸在刚才抢救的讨论中,郭护士长的手时不时地捶打着腰和腿,是啊,如果不是一位兢兢业业奉献于急诊急救二十多年的人,又怎能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经得起考验。此时,我的眼睛是模糊的,我的心里是酸楚的,我敬佩我的姐妹们,她们是坚强的,是敬业的,是最美丽的。就在准备投稿的前一天,我们意外的收到了女婴父母送来的锦旗,“抢救重病人、健康还人生”,短短十个字,字字都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诚挚地接受这份信任,这份生命的嘱托,并心怀感恩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急救中心  罗桂香)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